林业科技

访问量:31527

  • 光照强度与土壤水分对新疆野苹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存的影响

    马悦;杨洋;郑凤;卿全;徐蕾;李建贵;刘立强;

    探讨光照强度与土壤水分变化对新疆野苹果种子实生繁殖的影响,搭建0、1、2、3和4层遮阳网的5个光照处理的遮阴棚,以透光率表示光照强度,分别为100%、41.67%、26.04%、9.21%、2.42%。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20%、35%、50%、65%和80%的5个水分处理,以2因素5水平的全区组排列试验,观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量与幼苗存活率。结果表明:不同条件的光照强度与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交互作用,对新疆野苹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与存活有显著影响;在所有光照处理下,35%~65%土壤水分适宜种子萌发;在光照强度降低至9.21%以下,土壤相对含水量小于50%和大于80%时,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有显著抑制作用;多数幼苗各指标间呈显著与极显著相关。

    2025年04期 v.50;No.28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正>《林业科技》杂志是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面向广大林业生产、林业科研、林业设计、林业教育工作者和有关人员,主要刊载营林技术、森林保护、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森林环境、野生动物、林副特产、园林花卉和科研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专题综述等方面的文章,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科研推广和技术革新成果,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2025年04期 v.50;No.28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 不同条件下黄薇种子萌发活性研究

    沈年华;施懿;顾翠花;马清清;

    以黄薇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在不同条件下种子萌发活性的强弱,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光周期、温度与黄薇种子的萌发活性呈正相关,盐胁迫与黄薇种子的萌发活性呈负相关,而酸碱度对于其活性影响较弱。此外,在光周期12 h/d、萌发温度25℃、较小盐胁迫的萌发条件下,黄薇种子的萌发活性最强,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率达到最高。

    2025年04期 v.50;No.281 7-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隋金超;

    本文用赤霉素(GA3)、乙烯利(ETH)、GGR6、ABT生根粉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处理深秋红和中国沙棘种子,通过测定沙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选出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适宜的浸泡浓度。结果表明:(1)2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显著提高深秋红的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100 mg/L赤霉素显著提高中国沙棘的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2)在15~30 mg/LGGR,可能存在一个最适宜的浓度,使得深秋红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提升;45 mg/L的GGR浓度浸种处理中国沙棘较适宜;(3)3种测试浓度的乙烯利均不影响2种沙棘种子的发芽率;(4)100 mg/LABT浸种处理下深秋红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提升。综上所述,不同品种的沙棘种子萌发受植物生长调节剂影响不同,只有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适宜的浓度才能更好的促进沙棘种子萌发,因此不可盲目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2025年04期 v.50;No.281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不同育苗条件下杉木轻基质容器苗生长性状及相关性分析

    孟庆银;孟雯昕;郑增禄;黄丹泠;陈道顺;伊昊;戚建增;张涵语;陈静雯;王婷婷;

    为研究不同育苗条件下杉木实生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状况,2024年开展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育苗试验,从生长量、生物量、区间分布、质量指数、隶属函数值和相关性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苗除根部干重和根冠比外,其他各项生长和干重指标均存在差异显著(P<0.05),沙埋穴盘苗高、地径、高径比、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全株干重、根冠比、质量指数和ΣU_(ij)分别是26.6 cm、4.6 mm、57.9、3.2 g、0.69 g、3.9 g、0.21、0.06和3.061 1;架空穴盘苗高、地径、高径比、茎叶干重,根部干重、全株干重、根冠比、质量指数和ΣU_(ij)分别是1.8 g、0.63 g、2.5 g、0.34、0.05和2.996 7。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苗高分别有100%和37.5%的苗木分布在20~40 cm,沙埋穴盘和架空穴盘苗地径分别有98.9%和52.3%的苗木分布在4~8 mm。综合对比分析,沙埋穴盘苗优于架空穴盘苗。

    2025年04期 v.50;No.281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气生培养诱导刺五加微体生根技术研究

    田新华;邱新宇;王福德;

    以刺五加优良单株的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气生培养和激素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诱导试管苗生根。结果表明:1/2MS+NAA 0.5 mg/L+IBA 1.0 mg/L+硼酸20 mg/L培养基诱导的苗木根系粗壮,根量大,生根率较高。

    2025年04期 v.50;No.281 20-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油茶春季轻简化施肥技术研究

    瞿华芬;房枝;唐丽丹;宋梓若;黄馨晨;胡召辉;胡玉玲;唐丽;雷惠敏;

    【目的】探究不同施肥技术对油茶树体和春梢生长的关系,为油茶春季施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普通油茶优良品种“湘林210”为试验材料,采用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_9(3~4)),在春季对8 a生油茶开展不同水平有机肥、复合肥和混合肥(有机肥+复合肥)施肥试验,然后在油茶春梢末期测量春梢、叶片、花芽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在3月11日施用200 g复合肥,2 000 g有机肥,1 000 g复合肥+1 000 g有机肥的施肥方法,油茶树体生长最佳;在3月11日施用100 g复合肥,1 000 g有机肥,500 g复合肥+500 g有机肥的施肥方法,油茶春梢生长旺盛;在4月1日施用100 g复合肥,2 000 g有机肥,1 500 g复合肥+2 000 g有机肥的施肥方法,油茶的叶片生长最好;在4月20日施用100 g复合肥,4 000 g有机肥,1 000 g复合肥+1 000 g有机肥的施肥方法,油茶春梢上的花芽数最多。【结论】综上,在3月11日施用200 g复合肥,2 000 g有机肥,1 000 g复合肥+1 000 g有机肥,能够有效的促进油茶树体的生长与春梢生长,从而促进花芽分化。

    2025年04期 v.50;No.281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曲柳种群特征及更新情况调查

    陈海波;李巍巍;李贵生;李志新;林国英;

    以黑龙江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曲柳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采集数据,详细记录了水曲柳种群的株数密度、胸径分布、性别比例以及种群更新情况。结果显示,水曲柳种群在保护区内平均株密度较高为112株/hm~2;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结果显示保护区水曲柳种群幼龄个体偏少,中老龄个体较多;雄树与雌树的性别比例较均衡,为1.1∶1;更新层幼苗株密度较大、幼树株密度较小,水曲柳种群更新受限。

    2025年04期 v.50;No.281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钻天柳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煜;高金辉;薛永辉;江振;张国财;张和阳;张厚良;

    2021-2022年在大、小兴安岭设置18个天然分布点及样地,采集50株钻天柳样本。利用改进的CTAB方法提取叶片的基因组DNA,通过ISSR-PCR扩增筛选引物并确定最佳退火温度。结果表明,提取的基因组DNA符合要求,确定了10条引物及相应退火温度。钻天柳居群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多态条带百分率平均值为91.91%,物种水平为92.22%,有一定遗传变异,且海拔548 m时Shannon信息指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达到最高值。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230 3,遗传分化明显有基因流,5个天然居群亲缘关系较近,遗传相似度0.886 7~0.965 1,遗传距离0.035 5~0.120 3,29株个体分为4大组群。研究认为钻天柳遗传多样性源于遗传变异,其繁育系统和种子传播方式影响遗传结构,地理隔离影响不显著。

    2025年04期 v.50;No.281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施氮改变了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对CO2升高的生理响应

    王建波;付晓玲;刘赢男;钟海秀;

    利用开顶式气室设置不同CO_2浓度梯度(400、550和700μmol/mol)和氮肥梯度(对照0 g N/m~2·y,CK和高氮8 g N/m~2·y,HN),研究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在不同可利用氮条件下的潜在响应。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不同CO_2浓度下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CO_2升高背景下的叶片氮含量,降低了叶片淀粉含量和CO_2升高背景下C/N比。两个氮肥梯度下,CO_2浓度升高均显著降低了叶片氮含量,但HN处理不仅延缓叶片氮含量的降低,而且调节了CO_2升高背景下叶片C/N的增加。CK和HN两个处理条件下,6月份净光合速率(Pn)均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高氮处理条件下,小叶章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幅度显著高于CK处理;而7,8月份净光合速率均随着CO_2浓度升高而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长期CO_2熏蒸导致小叶章发生了“光合适应”。施氮不仅显著降低了这种趋势,而且施氮显著增加了叶片净光合速率。生长季末,施氮显著增加了不同CO_2下生长的植物生物量,尤其在700μmol/mol。这些结果均表明施氮将会改变小叶章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2025年04期 v.50;No.281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高密度杉木二代林不同间伐强度效果分析——以商品用材林为例

    陈双林;钱红霞;黄良根;

    为探究高密度杉木二代林在商品用材林经营条件下最高效实用的间伐强度,对起源于人工植苗+萌条的11年生杉木二代林,分别采用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701(A处理)、不低于0.601(B处理)、不低于0.501(C处理)3种方法控制间伐强度+对照(D处理,不间伐)观测伐后保留密度和伐后3年林分密度与安徽省杉木合理密度(以下简称合理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伐后3年郁闭度、胸径、树高和蓄积量的恢复与生长情况。结果显示:A处理伐后密度和伐后3年的密度分别超合理密度上限值17.7%和30.3%;B、C处理伐后密度均位于合理密度区间内,但B处理伐后3年密度超合理密度上限值12.3%,C处理伐后3年密度仍位于合理密度区间内。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蓄积量的3年定期生长量大小排序皆为C处理>B处理>A处理>对照(D处理),其中C处理3个指标均位居第一,且伐后林分抵御风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与其他处理无异。研究表明:高密度杉木二代林在商品用材林经营条件下,A处理间伐强度明显偏小,一般不宜采用;B、C处理强度适中,但B处理对林分保持合理密度的支撑时间小于C处理,适用于社会经济条件好,能随时开展间伐的林分;C处理适用于社会经济条件不允许经常开展抚育间伐的林分。

    2025年04期 v.50;No.281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黑龙江省典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贾丹;王琪瑶;刘玉龙;肖宇飞;

    以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典型草地类型(小叶章、星星草和五花草塘)为研究对象,对草地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含水率),化学性质(p H值、全氮、全磷、全钾和全碳)和土壤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试验区域土壤真菌优势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五花草塘土壤真菌的物种检出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最高。不同类型草地土壤p H值、全氮和全钾的差异显著(p<0.05)。p H值、土壤全氮与土壤真菌的相关性高,Kickxellomycota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最高。

    2025年04期 v.50;No.28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黄河流域渭河支流甘肃段湿地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李依静;周璐琼;张超;

    以199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与多源地理数据,构建面向对象分类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框架,结合地理探测器与结构方程模型,系统揭示湿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湿地面积缩减12.6%(年均0.42%),呈现“上游萎缩-中游破碎化-下游人工化”空间分异特征,2010年为生态拐点;(2)农业扩张(q=0.48)与降水减少(q=0.36)为主要驱动因子,政策干预使2015年后退化速率降低18%;(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3.2亿元/年,碳储量下降显著(R~2=0.71)。研究提出高原河谷型湿地保护需优先保障生态流量(≥多年均值40%)并建立社区共管模式,为黄河流域湿地精准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上实现多模型耦合驱动解析的创新突破。

    2025年04期 v.50;No.281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樟子松林松沫蝉发生规律及无人机超低量载药喷雾防治试验

    刘欣;魏真明;马晓乾;马玲;王琪;高宇;尚尔雨;于鲲;

    【目的】松沫蝉是一种危害松科树木的刺吸性害虫,为明确其在樟子松林发生规律,并针对性提出超低量载药喷雾防治樟子松林松沫蝉技术。【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松沫蝉在樟子松林危害程度与立地条件、生态位空间分布的关系,并评估了无人机超低量喷雾技术的防治效果。【结果】在立地条件方面,纯林虫口密度(49.8±7.05头/株)显著高于混交林(29.85±3.69头/株)(p<0.01),郁闭度0.5~0.7区间内虫口密度与郁闭度呈显著负相关(r=-0.86);空间分布上,阳坡虫口密度(49.72±4.18头/株)是阴坡(15.24±1.50头/株)的3.26倍,树冠上层占比达54.51%。无人机飞防试验显示,20%呋虫胺悬浮剂(300 m L/hm~2)持效性最佳,施药15天后防效达94.66%,显著优于其他药剂(p<0.01)。【结论】樟子松纯林、阳坡上坡位及冠层东南向构成松沫蝉暴发的关键风险位点,建议在这些区域优先建立混交林隔离带,并将郁闭度控制在0.6~0.7区间以降低虫口密度。无人机飞防应实施“速效+持效”的药剂组合策略,推荐采用5%高效氯氰菊酯(500 m L/hm~2)与20%呋虫胺(300 m L/hm~2)的桶混方案。

    2025年04期 v.50;No.281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制备稀土铝酸锶发光刨花板工艺初探

    周亚菲;张根成;张倩;吕蕾;

    为探讨板材密度、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因素对稀土铝酸锶发光刨花板的性能影响,本研究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将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材料按不同比例加入刨花,制备定向刨花板。分析在不同密度设计和热压工艺参数下板材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密度、热压温度与板材力学强度正相关,热压时间与力学强度呈抛物线关系;板材密度为0.65 g/cm~3,热压温度在150℃,热压时间在10 min时,稀土铝酸锶发光刨花板有着最优的力学性能。

    2025年04期 v.50;No.281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浸胶工艺对杨木重组材性能的影响

    崔立东;贺丹;张晔;刘浩阳;黄海兵;

    以酚醛胶粘剂浸渍杨木木条制作成杨木重组材,研究了浸渍浓度、浸渍时间、浸渍温度对杨木重组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浸渍浓度、浸渍时间对静曲强度影响不大,对弹性模量影响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浸渍温度对静曲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现象,对弹性模量影响较低。

    2025年04期 v.50;No.281 68-7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安达市有害生物发展趋势和风险评估分析

    吕长伟;李轶男;

    有害生物对草原生态系统有损害植被、破坏土壤、影响生态平衡和加剧草原退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分析草原有害生物的发生趋势和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安达市草原有害生物的种类、发生面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草原主要有害生物的方生趋势和风险评估。通过对有害生物的方生趋势和风险评估分析研究为草原健康和退化,草原修复和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4期 v.50;No.28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林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郑鑫磊;张辰旭;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林业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构建可持续发展框架的关键。随着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规模逐步扩大。本文对发展林业经济管理的意义,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林业经济管理的可行性对策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支撑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多样性。

    2025年04期 v.50;No.28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下载本期数据